第187章 赵官家是个大忙人啊(第二更)_金军围城,重生宋钦宗
书Feel > 金军围城,重生宋钦宗 > 第187章 赵官家是个大忙人啊(第二更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87章 赵官家是个大忙人啊(第二更)

  朝廷一口气,向河北、河东抛出如此多的政策,不仅仅是从税务方面减轻河北、河东之地的负担,还要拨款赈灾。

  为什么要这么做?

  要稳定河北、河东的人心!

  更确切的来说,是稳住那里的人。

  什么最重要?

  人最重要。

  没有了人,就什么都没有了,或者说,什么都没有意义了。

  大宋朝的赋税是出了名的繁重的。

  例如人头税,导致大宋民间杀婴现象普遍存在。

  生孩子就得交税,古代又没有避孕措施,本来就已经活不起了,生孩子还要交税。

  于是许多人实在没办法,只能杀婴。

  至于和买、和籴(di),就更坑。

  什么是和买、和籴?

  顾名思义就是官府出钱购买。

  例如朝廷打仗,需要粮食,或者布匹,就找民间购买,这种行为叫和买、和籴。

  但是,大宋朝的官僚们在这方面的天赋是出众的,在长期找民间购买过程中,朝廷喜欢玩一件事:赊账!

  也就是先取货,日后再付款。

  赊账这事,久而久之,就没个影了。

  于是和买、和籴,就变成了一种税,而不是账!

  解释权在官府,说现在要交就交。

  大宋官僚:我凭本事赖账,为什么要还?

  所以啊,封建时代的老百姓生活,比21世纪绝大多数人想象的还要苦得多。

  还没完,头子钱又是个什么呢?

  凡是与官府产生钱银出纳往来的,按照一定比率缴纳头子钱。

  例如你买了官府的盐,产生钱银出纳了吧,除了交盐税,你还得交头子钱。

  《续资治通鉴·宋神宗熙宁七年》:“役钱每千纳头子五文,凡修官舍、作什器、夫力、輦载之类,并用此钱。”

  大致是千分之五。

  但这是神宗时代。

  大宋的官僚别的不会,想方设法从老百姓那里挖钱绝对是一流。

  头子钱刚开始只是产生买卖交的手续费,不知道哪位官员觉得这极为麻烦,干脆就定成固定的税。

  于是头子钱,也变成了田赋之外额外的赋税之一,并且越来越高。

  到了宋徽宗时代,直接涨到百分之五!

  通过减税来留住人,只是方法之一,受了灾,得用钱来快速修复。

  河北、河东三路,一共拨款1200万贯!

  朝廷不是没钱了吗?

  没钱了也得赈灾!

  没钱就想办法去搞钱!

  北方民生稳定关乎军镇供给,关乎大宋国防安全,不是要不要稳定的问题,而是必须稳定的事情。

  那为什么是十年呢?

  十年其实是赵宁打出来的一个幌子。

  如果一口气全部废掉,那大宋其他各路岂不是要炸锅?

  所以是告诉天下人,河北、河东现在受灾,赵官家出于爱民心切,免除十年,而不是废掉。

  但其实,赵宁他就不打算再恢复那些坑民的税,并且以后南方各路都会陆陆续续废掉。

  赵宁:朕从来不收刮穷鬼的钱,谁有钱朕就赚谁的钱!

  大宋官僚:陛下,这钱您赚不了!

  赵宁:朕现在在一步步整顿军政,重建军队,赚不赚得了?

  大宋官僚:赚不了!

  ……

  关于要拨巨款赈灾的消息一发出去,立刻引起了不少官员的担忧。

  陛下,现在各地连发俸禄都紧巴巴,您还拨款去赈灾?

  这恐怕不妥吧!

  当然,人和人是有区别的,有人看到的是事情的问题,有人看到的却是商机。

  什么?赈灾?

  这好啊,肉过一遍手,总得留油吧。

  于是朝堂上又出现了反对出巨资赈灾的人,又出现了极力赞同出巨资赈灾的人。

  不管如何,政令已经发出去,就要开始行动起来。

  外面的争论、风雨,赵宁一概不听,一概不知。

  倒是高俅和秦桧依然忙得不可开交。

  赵野、范讷、刘肃,被砍了脑袋,抄家。

  家里的古董、字画等等全部拿出来卖了,又把钱搬了出来。

  户部核算了一番,这三人抄出来的总资产有300万贯。

  倒是黄潜善,在洛州当官,居然能都抄出5万贯出来!

  要知道,洛州现在属于战争受灾区,许多老百姓连饭都没得吃,他是怎么囤积出五万贯的?

  仅仅这个问题,就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。

  天气日渐炎热起来,赵宁命人取了许多冰块放置在文德殿解暑。

  这两日,赵宁倒是难得的悠闲,时不时与皇后交换交换体液。

  总体来说,原主人赵桓的后宫还是很不错的。

  不仅仅皇后朱涟明眸善睐,慎德妃朱月莹更是小家碧玉,才人郑庆云婀娜多姿。

  另外,才人韩静观、刘钥娥、卢顺淑,一个个都是美人胚子。

  这……这这这……

  赵宁双腿发软地走到文德殿。

  国子监祭酒杨时已经恭候多时,见赵官家一瘸一拐地走来,不由得大惊,立刻上前:“陛下,您没事吧?”

  赵宁一看这须发皆白的老者,说道:“杨卿,让你久等了。”

  “不不,臣恭候君父理所应当,只是陛下您这……”

  “哦,朕最近些时日有些操劳过度,小事,小事。”赵宁一只手叉着腰,往文德殿慢慢走去。

  显然,赵官家是个大忙人啊!

  杨时紧随赵官家进了殿,心中甚是敬佩赵官家为国事操劳,不由得感动得老泪纵横。

  “杨卿,坐,坐。”

  杨时也是一把年纪了,总不能让这位学富五车的老人家站着吧?

  “谢陛下。”

  杨时坐下。

  “官家保重圣体。”

  “朕无碍,朕无碍。”

  扶朕起来,朕还能再与戚夫人再讨论一晚的人生!

  “不知陛下宣臣来,有何事?”

  “杨卿,听闻你曾师从于二程?”

  “臣不才,幸得二程点拨,略知一二。”

  “哦,朕有一些问题,想要请教卿。”

  “还请陛下明示。”

  “如何兴国?”

  杨时大吃了一惊,这个问题还真是一个很大……的问题啊!

  杨时说道:“使官吏忠君爱民,天下可兴也。”

  “那如何时官吏忠君爱民?”

  “为政以德,爱人节用,节以制度,不伤财,不害民,可兴天下也。”

  杨时是一个标准的儒家学者,他说的自然是以儒学为中心的治国思想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sfeel.net。书Feel手机版:https://m.sfeel.net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